我会孟凡驰理事长接受《法人》记者专访

企业文化“搭载”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来源:法治日报 《法人》全媒体记者 李夏


近日,我会孟凡驰理事长接受了法治日报《法人》全媒体记者李夏专访。现将报道转载,供企业文化工作者参考。


 ▲孟凡驰在中外企业文化2020杭州峰会作学术报告  受访者供图

 

社会发展至今,企业家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管理、经营、决策和投资的经济效益,而是更加关注人在经济过程中的地位和发展。新时代的话语体系下,企业文化应怎样建设?企业文化到底有没有用?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如何?

 

我会孟凡驰理事长看来,企业文化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形式。任何国家在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时,都必然体验和接受附着于其中的文化。


谈本质:企业文化追求人与效益的统一


《法人》:20世纪80年代初,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和自觉实践在中国就开始了。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孟凡驰:实际上,文化的本质是隐含在载体形式之中的,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文化都是形式和载体,比如企业的制度、行为习惯、旗帜、环境、厂房、设备、服装、礼仪标语口号等。有些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被片面化为活动形式,很难和企业管理、经营、战略、产品相结合。


企业文化有两个基本属性。从亚文化角度来说,企业文化属于微观经济文化、微观管理文化、微观经营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分支、组成部分和生长点。另外,它还有管理学属性。这种属性体现了文化与企业组织业务工作的融合性,为文化由虚而实,提供了实践的路径。


《法人》:您一直推崇企业管理中的人本主义,此前曾在《企业文化中的人本理论》一文中,谈到中国企业家面临一次新文化觉醒。您指的新文化觉醒是指?


孟凡驰:现代管理学家和企业家彻底改变了对人的认识方式和行动方式。他们认识到,任何工人的生活都是一个整体......不是上午九时到下午五时是机器,而在这段时间之前和之后才是人......人道化的工作条件不仅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为公司增加利润,也使雇员感到自尊,心情舒畅能使每一个作为人的个体更好地进行工作。


企业文化所主张的人本思想,从来不否认重视人的地位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功利目的。它强调的是物质利益和人的地位的权衡,强调的是取得经济效益过程中对人的态度,它所追求的是人与效益的统一,它推崇的是企业追求利润与产值时的人伦态度的铭记,它要求企业家在现代管理与经营中牢记人的首要地位的不可置换性。


谈风险:文化偏失导致企业发展艰难


《法人》:现在有不少人质疑,对于企业腐败,企业文化到底有没有用?


孟凡驰:谈到腐败问题,这么多年,我们制定的制度、法律、措施不可谓不多,为什么还会出现腐败?


制度没能从根本上治住腐败,但是文化可以,它能让人从内心拒绝腐败。正因为文化建设不到位,所以企业腐败问题才会凸显,这恰恰说明文化的重要性。


近些年,市场上讲得多是经营方法和手段,很少有“为何经营企业”这样的终极追问,导致“厚黑学”盛行。我觉得它不是健康组织文化的体现,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这是一种坏文化。


同样的,“无商不奸、无奸不商”,这种文化偏失导致工商业发展路径艰难。在优秀企业家的人本实践中,要挺起传承人类文化精神的脊梁,汲汲于一时一己之私利的小业主习气势必被涤荡净尽。


《法人》:合规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软实力之一,合规风险已上升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风险。谈谈您对企业合规风险的看法?


孟凡驰:合规风险包括商业腐败、违反环境法规、违反社会责任承诺、金融欺诈、参与洗钱、违反出口管制、虚假陈述、技术盗窃等。合规风险的内涵比过去拓展了很多,比如虚假陈述,美国现在制裁我们一些企业的理由就是虚假陈述。


有些企业在陈述中,因为不了解国外规定,被误解为虚假陈述;另外因为文化差异,对规定的理解和把握不足,也被认为是虚假陈述。


《法人》:您认为当下企业国际交往活动中,遵守或承担合规义务的难点有哪些?


孟凡驰:合规义务有两大方面:合规要求、合规承诺。合规要求指政府、监管、行业等部门提出的要求和规定。合规承诺就是遵法守纪、诚信守约。

 

合规体现的形式是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


难点之一,是非国际通行规则。非国际通行规则是指某一国家从保护自身利益出发制定的规则制度,比如美国的长臂管辖规则,属于国内规则,理论上讲不应作为国际法处理国际关系,但实际上,跟美国做生意,很难绕开这个规则。


非国际通行规则哪国都有,很多国家的非国际通行规则多且复杂,需要我们的企业花费一定功夫去了解和研究。


难点之二,是狭义专项合规发展为广义合规。专项合规包括反腐败、反商业贿赂、反环境污染等。广义合规的规包括竞争规则、金融规则、贸易规则、数据保护规则、知识产权规则等。专项合规发展为广义合规后,合规的范围大得多,致使合规风险也增长很多。


难点之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契约、非规范意识和非诚信行为习惯。诚信在中国语言中表述很多,“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成。”《诗经》中讲到:“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但在现实生活中,诚信习惯还有所欠缺。


谈初心:审视企业终极目的和使命


《法人》:中外企业文化2020杭州峰会上,您谈到要建立企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精神合法性。可以具体谈谈吗?


孟凡驰:所谓精神合法性,就是企业为什么经营?经营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企业存在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企业与社会的责任是什么?企业要有鲜明的文化主张。这就是企业经济生存、经营和战略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的精神合法性。审视企业发展的终极目的和使命,牢记创立企业的文化初心至关重要。


美国企业在这方面很重视。上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约翰逊曾提出一个“伟大社会”的纲领。他强调说,物质本身不能建立理想的文明,还需要道义、精神和美的追求,要“防止旧有价值观被无节制的经济增长所埋葬”。他们很重视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和道义,也看到了无节制的经济发展,会把一些核心的优秀价值观丢掉。


重视精神理性在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合法性,注重软实力的发展,这是企业文化建设者应该深思的命题。


《法人》:可否评价一下中国的企业家精神?


孟凡驰:我们一些民营企业家、国有企业经营者非常有思想、有深刻主张,但他们不愿意或者不勇于呈现出来。每个企业都应该明确共性之下的企业家个性精神是什么。


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和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存在一些主客观障碍:市场经济环境时间短,企业家成长的文化氛围不足;企业家的理论修养系统性不足;思想的力量不够强大,文化觉醒晚,文化自觉的水平与时代要求差距大。


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励精图治的传统,在世界上是一流的。如果主客观条件迅速改善,出现一批有作为、有个性、有魄力的世界级企业家和个性鲜明的企业家精神,不是难事。


谈融合:相互尊重实现共赢


《法人》:您如何看待全球化趋势和跨文化融合?


孟凡驰:世界互通互联,经济和制造相互依赖依存,资源交叉配置,这种全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并相对固化,如果人为打破这种格局,就要付出巨大代价和成本。


在企业走出国门融入全球竞争的过程中,跨文化融合至关重要。跨文化融合首先要了解对方,要入乡随俗。其次是理解,要分析双方文化差异,加强文化沟通与交流。第三是包容,就是求同存异。第四是尊重,要相互尊重文化差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要勿施于人。最终做到融合,实现合作共赢。


在传播文化的功效上,企业文化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任何国家的人在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时,在与我们进行各种贸易往来时,都必然体验和接受附着于产品和经营行为中的文化,而且潜移默化效果极佳。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

本会新闻|中外企业文化峰会|学术论坛与班组论坛|民营文化论坛|传媒与品牌年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77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980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建设原创先锋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