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竞争力培育”专题对话
文/会务组
主持人:李世华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原副巡视员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
程福波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竹民 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德山 四川宏达集团副总裁、党委副书记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请三位嘉宾先介绍一下各自企业的文化。
程福波:我来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58年建厂,在册职工16000多名,产品以军用飞机,民用飞机为主。而军工产品占到企业的60%。歼十飞机是我们公司制造的。歼十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性能、多用途第三代战斗机。商用飞机用于出口,外贸市场还是不错的。现在签的合同就有100家。我们也是民机零部件重要制造商。我们企业座落在成都,欢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有机会到厂里参观指导。
王竹民:我来自河北承德钢铁集团公司。公司也有将近60年的历史。承德钢铁1954年建厂,承钢人用铁锤打造了1号高炉炉体的外壳,1958年12月6日炼出炼铁厂历史上的第一炉铁水。1965年在承钢1号高炉进行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技术攻关获得成功,解决了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技术的世界性难题,奠定了中国钒钛钢铁产业的发展基础。经过将近60年的发展,2012年,承钢形成钢产能800万吨。钒渣产能36万吨、钒产品产能3万吨规模,成为世界第一大钒厂,拥有世界最大的钒钛磁铁矿冶炼2500立方米高炉3座,中国最早新三级钢成组供货企业,新开发400、500、600兆帕的螺纹钢行业领先。素有“南攀北承”之美称。
刘德山:我来自四川宏达集团。这次峰会的主题是改革开放35周年企业文化竞争力。介绍宏达集团,就不能回避改革开放,因为中国改革开放有两个里程碑,一个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个是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宏达集团就是在1979年开始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中国的改革开放,最大的成果就是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所以宏达集团全程跟踪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见证了中国30多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最初的小化工厂,经过34年的发展,宏达已经成为一个集工业、矿业、金融、地产、贸易和投资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企业集团。目前宏达集团管理的总资产超过了3000亿,国内外成员企业60家,控股2家上市公司,这是宏达在前30年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发展壮大的情况。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又一次改革的序幕。宏达集团也开始起动了二次创业,创业的重点就是重点项目的落地。第二个就是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同时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走产融结合的升级发展之路。
主持人:刚才三位嘉宾都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这三家企业都是生产制造型企业,在本行业当中都是优势企业、先进企业,都经历了30多年,以至于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企业在体制改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对话的主题是企业文化竞争力培育。我个人认为,企业文化竞争力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动企业发展和员工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作用力。企业文化竞争力,作为企业的文化利器,我觉得它的要素很丰富,比如包括思维力、学习力、理念力、创新力、领导力、执行力、形象力、风险管控力、公信力等等。下面请三位嘉宾选择最具本企业特点,做的最有成效的企业文化建设,谈一谈培育企业文化竞争力这方面的经验与体会。
程福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真正的系统的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应该说从90年代开始。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就成飞的企业文化特点来讲,重点还是在于企业文化的落地上,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上。一是把文化统领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中航工业成飞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成为技术领先、管理卓越的世界一流航空制造企业”宏伟愿景,并提出管理创新“腾飞计划”,即2020年管理创新的计划。重点是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方面的规划,明确最高阶段是“模式再造、文化统领”,进而推进企业管理迈向文化管理实现质的飞越。
第一,模式再造的方式可能会转变,在专业技术及核心技术上进行发展,其他的靠社会资源推动企业发展。这样对于文化的统领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和民营企业兼并过程当中,我们就深深感觉到,企业文化的融合与认同是关键。并且我们开展了文化大讨论,通过这种形式,把引导公司重大的战略举措真正深入员工心理,最后转变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第二,用企业的精神、企业的价值观来打造我们的员工队伍。促进员工高度认同核心价值观,员工的行为规范反映核心价值观,实现文化自觉。其实说到底,最后都是人的竞争。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连续8年举办“激情成飞”颁奖晚会,隆重表彰“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亲”五个方面的道德典型,聚焦普通员工的品格闪光点,深度挖掘身边人物道德、人格影响力,打造成了引领成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平台。从2010年起,面对重点型号研制极其繁重的任务,成飞创新推出“每周一星”活动,让重点型号攻坚到哪里,“星光”就辉映到哪里,典型引路,及时激励,激发士气,打赢恶仗。通过讲身边故事,以生动的形式传播价值观,“亚洲第一框”、“前起落架”、“三滴油”等故事广为流传,以小见大,令职工感同身受,激发共鸣。同时,在新员工引进方面,培训方面,注入企业文化因素。
第三,就是创新。首先就是要加大创新投入。中航工业成飞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对创新事业尤其是研发的投入力度,多方筹措资金,保证科技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是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奖励的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科技创新完成情况作为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大专利申请、授权奖励及实施报酬的落实力度、坚持开展公司科技进步奖评定及表彰奖励、对在科技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奖励,有效调动了广大员工的自主创新热情。三是人才创新,培育人才创新能力。聘任技术专家、首席操作技师,打造航空高科技的尖端人才队伍;依托重点项目的研制生产,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技术攻关等科技创新活动,年投入培训费用达1400万,促进员工成长。
王竹民:企业文化是生产力,企业文化是竞争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这是不容置疑的。优秀的企业,优秀的经营业绩,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来进行支撑。经过60年发展,承德钢铁同样也非常注重文化建设。结合企业实际,注重文化引领,在上世纪80年代初率先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创业、创新、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形成承钢企业文化建设的雏形。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承德钢铁60多年发展的过程,也是承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比如建厂初期到80年代,承德钢铁是爬坡创业的过程。90年代承德钢铁开始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突破。应该说这一阶段是承德钢铁的科技创新发展的阶段。之后就是承德钢铁的股票上市,进行信息化改造。这个阶段应该说是承德钢铁现代化的阶段。接着承德钢铁进行再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产能增加,产业链的延伸,进入了更大的,快速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按照“做世界一流、基业常青、受人尊敬的钒钛钢铁企业”的愿景,制定了建设世界一流的钢材企业的目标,进一步提升承德钢铁的企业文化。我们倡导的企业文化就是五型文化,就是打造以“人本型、学习型、管理型、生态型、和谐型”为内容的“五型文化”。近年来,承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累累硕果,荣获全国企业文化最高奖——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河北省管理创新一等奖。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科研成果一等奖。“五型文化”研究成果入选中国企业管理成功案例;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刘德山:宏达集团是多元化的现代企业集团,以实业为基础。过去,宏达从来不打广告,宏达品牌就是宏达的文化。宏达是多元化的企业,产业涵盖工业、矿业、金融、地产、贸易、投资等六大板块。国内外30000名员工,是什么把国内外的员工凝聚在一起?我想是宏达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宏达必须在过去创业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创新和再造,就是要能够统领多元化企业。生产、经营、文化最核心的东西,我们认为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在一起,融汇在一起。所以,宏达的34年发展,有两条线,一是产业形成的过程,一是文化形成的过程。宏达的文化与企业的发展历程、竞争环境、企业的资源、企业内外文化环境息息相关,血脉相连,我们企业文化必须要有个性和特色。
宏达文化的个性和特色是什么?就是一句话,宏则龙腾沧海,达则兼善天下。这是宏达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使命,体现了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根本意义,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根据。沧海意指广阔世界,全球舞台。即宏达集团要有敢于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长风破浪,沧海扬帆的宏图壮志和务实之本。企业成功、兴旺发达之后,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优秀的企业公民。达:发财、发达、成功之意;兼善天下:铁肩担道义,饮水思源,回报社会。即:企业成功、兴旺发达后要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做优秀企业公民。宏达要实现兼善天下的宏图壮志,就得以达成实力,龙腾沧海,走向世界为前提,同时“兼善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是激励宏达不断地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动力源泉。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宏则龙腾沧海,达则兼善天下”的企业使命,进行了再一次的升华和诠释。优秀企业在立足自身的同时,更应兼济社会。宏达集团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用行动倡导诚信公平;只有根植沃土、致富思源,方能促社会、企业与个人和谐共进。
主持人:中航工业成飞作为军用飞机制造企业,现在军机是第三代,然后要有第四代,我觉得创新力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是特别重要的一点。请您介绍一下,在未来的发展战略当中,在培育企业文化和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上有什么打算和举措。
程福波:现在企业间的竞争确实必须依靠创新。我们现在创新最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充分调动我们所有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且调动必须得靠机制。所以我觉得还是创新机制的建设。这也是需要我们下决心去做的。
在创新机制建立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年轻人担心、害怕失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明确提出了,鼓励创新,允许失败。而且在制度里,明确规定,如果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属于创新方面导致的失败,应该说我们从制度上是允许的;如果是一些低级错误,是我们必须避免的。所以,我们要贯彻一些创新文化新的思想。第二就是要做好创新的规划。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都要有规划,而且我们已经做了规划,下一步我们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持之以恒的做下去,
李世华:谢谢,中航工业成飞程总的精彩回答。下面请承德钢铁的王总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在淘汰落后产能当中,对企业发展是否有影响?二是公司提出打造以“人本型、学习型、管理型、生态型、和谐型”为内容的“五型文化”,那么在生态型文化建设方面都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竹民:承德钢铁提出的五型文化。具体来讲:
一是构建人本型文化。的核心是发挥企业精神的引领作用,大力弘扬企业传统,充分调动和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每年都定期举办承钢电视春节联欢晚会,职工红歌会、诗歌朗诵会、企业文化演讲赛、道德之星颁奖会、职工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战危机、保生存、求发展”等多个主题的降本增效攻坚战活动。通过文化引领、典型示范,近年来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奥运火炬手李士伟,全国劳动模范张志新、郭文,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河北省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鲍守坤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二是构建学习型文化。坚持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聘请中央党校、清华大学教授、中钢协专家等来公司授课。尤其是公司党委理论中心组坚持每周集中学习制度,营造了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企业带了好头。公司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横向“三个平台”、纵向“四个梯队”的培养模式。
三是构建管理型文化。总体思路就是要构建承德钢铁的低成本制造系统,低成本精品制造系统。从管理上,构建高效率的精细管理系统、构建高质量的精心服务系统。重点项目,重点指标进行攻关,关键环节进行系统优化,使企业在成本管理,成本降低,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四是构建生态型文化。公司在“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承钢”的理念指导下,实施了环保管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的新举措,为地区生态建设做出了贡献。大力开展环境治理活动,为职工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环保、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2012年,全面完成了与省政府签订的“双三十”节能减排指标,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履行了社会责任。
今年上半年,公司吨钢综合能耗完成635.1kgce/t;主要污染物SO2排放量7085.06吨,COD排放量94.72吨,能源、环保指标均可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尤其是利用高炉炉顶余压、烧结余热、轧线生产中的废汽、低压蒸汽发电的自发电项目,2012年到今年8月份,共实现发电22.32亿kWh,自发电比例最高达到64.52%,实现创效6.7亿元。
同时,公司大力推进蓝天、绿地、碧水工程,继续对厂区进行美化和绿化,拆除废旧厂房、围墙,查处车辆超装溜洒等,推进环境治理工作常态化,完成南旱河清淤工程,新增绿化面积约35000m3。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厂区环境,改善了职工工作条件和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并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打造绿色和谐承德做出了贡献。
最后,构建和谐型文化。每季度定期的召开董事长例会,每个单位联络员要定期给董事长汇报,对于员工的困难进行研究。员工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建议,积极向董事长反馈。这样员工的困难能够得到有效的及时解决,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说到淘汰落后产能会不会对钢铁行业产生影响,影响肯定是有的,而且是非常巨大的。大家都知道,现在钢铁产能过剩,对于铁行业来说,肯定要削减。就承德钢铁而言,国家没有出台这一政策之前,一直在节能减排。设备方面,我们现在所有的各个工序的生产装备,全部实现了大型化、现代化、信息化;节能减排方面,一个是国家政策,一个是社会要求;环保控制方面,我们持续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各个工序,各个系统,都是非常健全的;管理制度方面,所有管理制度包括监控手段和措施都是很完备的,我们都做了最大的努力。最终所有的排放,包括水的排放、气的排放、工业垃圾的排放和处理,100%达到国家的标准。这不仅为企业增长效益,而且我们要肩负起钢铁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李世华:刘书记,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跨文化管理和多元化文化管理。
刘德山:宏达34年的发展过程,也是宏达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集团先后历经了艰辛创业(1979~1985 )、联合发展(1986~1992)、改制起飞(1993~2001)、转型重生( 2001~2010)和蓝海战略(2010年以后)五个阶段,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有重点的总体部署,分步实施,来推进企业文化的创新、升级和完善。2005年-2014年,这10年是宏达企业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整体规划,完善提升,创新再造;个性特色,兼顾多元,重在落地;分类要求,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2005年提炼了宏达的理念文化,构建起“宏则龙腾沧海,达则兼善天下”的宏达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体系,成为宏达集团的牵引力、驱动力、凝聚力、约束力、协同力、形象力,其示范功能和辐射效应,对社会文化也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2006年将管理制度升华为企业文化,形成了宏达“精心、精细、精品”的管理文化,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2007年,宏达企业文化的重点是进一步提升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和关爱文化。2008年,宏达企业文化体现在责任文化。2008年12月,宏达集团《民营企业以科学财富观引领的社会责任管理》课题荣获“第十五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结合企业近30年经营管理实践,宏达集团全力倡导践行的“十大社会责任”:改革创新,做大做强;创富纳税,诚信守法;提供就业,关爱员工;品牌塑造,团队成长;环境友好,节约资源;反哺农业,共创和谐;扶贫济困,热心慈善;义利兼顾,德行并重;修身立业,传承文明;百年发展,基业长青。近十年中,向社会捐赠已经超过7亿多。2009年,集团企业文化的重心是构建优秀的车间文化、班组文化、处室文化和部门文化等团队文化。2010年我们全面起动党建文化。2011年,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跨文化沟通与多元文化管理。集团开始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管理之道,一是强调以核心价值观为本的文化认同;二是注重多元文化中的尊重性、平等性和包容性;三是跨文化沟通,从心开始;四是资源整合,文化先行。2012年打造执行力文化。2013年是安全文化建设年,同时与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我们企业文化的特色。
李世华:刚才三位嘉宾都介绍了各自企业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我认为,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通过加强领导力建设,培育企业文化竞争力。三家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都是文化的主要倡导者、实践者、担当者。他们自觉担当起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责任,企业文化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责任,企业文化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仅是发挥了倡导传播的作用,而且在价值观的转化过程中,企业领导力增强,为企业文化其它要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通过加强凝聚力建设,培育企业文化竞争力。凝聚力是企业成员之间为企业实现发展目标而团结合作的成果。三家企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不断丰富完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企业发展的内动力。
第三,通过加强执行力建设,培育企业文化竞争力。执行力是在既定的愿景前提下,组织制定出可行性的战略,并通过有效的执行措施,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目标,达成企业愿景的力量。企业执行力水平直接反应了企业应对变化、融入竞争的综合能力,是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全面转化。中航工业成飞倡导精确管理理念,以文化来统一、约束和规范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从而自觉把质量文化落实在工作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共同打造产品诚信、过程诚信和人格诚信。承钢打造管理型文化,落实“以人为本,精细高效”的管理理念,精细企业各项管理,以降本增效为中心,通过健全完善全面对标、全面预算、全员绩效考评机制,深入开展重点指标攻关,突出抓好八项系统优化,全力解决制约降本增效的瓶颈问题。2012年是宏达的执行力建设年,构建规范的企业行为系统,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第四,通过加强创新力建设,培育企业文化竞争力。中航工业成飞倡导敢为人先的创新理念,增强创新能动性,加大创新投入,为自觉创新提供有利的保证;实施管理创新,创新工作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产品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培育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环境,有利的调动了广大员工的自主创新热情。宏达集团的“想别人想不到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理念,培养创新人才。承德钢铁是世界上掌握钒钛矿综合利用核心技术和钒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少数几个企业之一。设有省级钒钛技术研究中心。企业不断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新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通过一系列管理创新,2013年上半年,公司相继开发了24个新品种,获得授权专利11项,实现降本增效5.71亿元。这三家企业通过创新文化,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再引领中国创造走向中国智造,努力实现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
第五,通过影响力建设来培育企业文化竞争力。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企业形象、企业品牌、服务品牌和社会责任方面。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于企业的总体评价,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表现和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应,它是对企业核心理念,行为准则的物化,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宏达集团加强企业的形象文化建设,承德钢铁以“做世界一流,基业常青,受人尊敬的钒钛钢铁企业”为愿景。中航工业成飞扩大企业影响力,提升企业文化的竞争力。我相信通过企业文化竞争力的培育,一定会更加充分发挥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科学发展和员工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本会新闻|中外企业文化峰会|学术论坛与班组论坛|民营文化论坛|传媒与品牌年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77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980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建设原创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