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力而起 由善而达

由力而起  由善而

——以“由力而起,由善而达”为核心,构建华信文化体系

宇宙之事皆由力起,由善摆脱,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基于对这一宇宙观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古今中外文化的感悟融合,公司董事会主席叶简明先生提出了“由力而起,由善而达”的为商之道,作为华信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企业的这一文化核心理念脱胎于传统中国文化善文化的精髓。“力”是一种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企业作为一个集体必须要有吸引力,能够汇聚力量,并能将汇聚的力量形成凝聚力、战斗力;“善”则分为大善和小善,聚大善服务国家民族,积小善成就公司个人。最终成就善的事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赋予华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和胸怀。

遵循这一核心理念,中国华信建立起一套涵盖企业使命、发展战略、企业精神、价值观以及品牌追求等内容的完整企业文化体系。公司以“拓展国际能源经济合作,做民族企业”为使命,以“建立有组织的共同经济体,争取行业话语权,打造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以实业服务国家”为发展战略;倡导“忠诚、团结、严谨、奉献、组织、纪律、秩序、严肃”的企业精神,秉承传统中华文化,树立“天合(把握天机,顺势而为)、地合(海纳百川,博学包容)、人合(平等相待,正直友善)、己合(勇敢担当,勇于奉献)”的企业价值观,用礼、义、廉、耻“四大纲维”作为公司领导和员工的行为规范,把仁、义、忠、信、勇、谋作为选人用人“六守标准”,以“海纳百川”和“先成就别人,再成就自己”的胸怀开展真诚合作、汇聚八方人才,视“华夏魂、信用本”为华信品牌文化之基因。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性为中心,确立干事创业和品德为先的标准。

第一、中国华信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品牌文化。中国华信不仅仅是从企业的利益出发,而是立足全局、着眼于整个集体,甚至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发去想问题,办事情;在文化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优先;在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有原则、讲情谊、重道义,这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华信集体制民营企业的本质属性,也成为了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弘扬公平正义、倡导共同发展的一面鲜明旗帜。

第二、中国华信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价值文化。华信的企业商标是宇宙的一个圆,体现了中国道、儒两家的宇宙观:无端无极,周而复始,事事圆融,处处平等。其中五角星的标志,寓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明华信构建一种包容、开放、平等、共享、共有的价值核心体系,让所有进入华信体系的人都可以找到自身价值、实现自身价值。

第三、中国华信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仁者爱人、以善化人”的至善文化。公司一直秉持“善”的文化,这里的“善”反映的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用“善”的文化来引领思想,引导人性;用“善”的方式和手段来处理矛盾、解决问题,激发人性内心崇德向善、积极向上的一面,产生集体荣誉感和融入感,增进集体和感情优势。

第四、中国华信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立意高远、知行合一”的信用文化。华信的企业品格是“有爱”,原则底线是“讲理,有信用”,代表了一种“有爱、讲理”的“信用”文化。全体华信人努力践行做“中华民族信用代表”这一重要理念,通过商业信用和金融信用的有机结合,为企业创新发展、培育国际竞争力提供根本保障。近几年,公司之所以能成为在捷克投资最成功的中国企业,赢得了上至捷克总统、总理、议长等政要人士以及知名企业家,下至普通百姓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是因为公司在投资中尊重当地企业和文化,讲信用、重情义,秉持公道、道义优先,不是去掠夺资源、赚钱至上,而是结交朋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此期间,中国华信的文化理念、核心价值、品牌形象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第五、中国华信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扬弃创新 融会贯通”的融合文化。公司董事会主席叶简明指出:华信的文化,融合贯通了儒释道的中华传统文化,吸收了欧洲文化的有益成果,既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契约精神,也展示了科学管理、组织严密的法治思维;既有“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政治智慧,也有“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的务实精神,既是领导能力、治理思维、企业风格的折射,也是将中西方优秀文化运用于现代化企业治理的成功实践。

第六、中国华信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求同存异 和谐共处”的和合文化。华信人认为,公司最好的文化,是从来不整人。“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很多矛盾,我们完全有手段、有资源、有渠道,但是从来没有整过人”。因为华信的企业价值就是“以和为贵”,用“和”的文化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身的关系。

落地生根、文明教化为目的,建立教育传播机制

为使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实化于行、固化于制”,华信党委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思想凝聚、弘扬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职能作用,为宣传企业文化、服务企业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组织体系上,中国华信建立了以董事会为核心的自上而下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叶简明主席是华信文化的倡导者、组织者和率先实践者,推动华信文化持续发展。定期通过总经理会议进行上传下达,形成内部学习机制,展开企业内部宣讲,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和领会企业文化精神,统一思想、聚力凝心,以高度文化认同感来践行企业使命,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制度建设上,形成了“党、纪、工、团”整体合力,加强党建及企业文化全面建设整体提升。设立职能部门,配备专职宣传文化干部,特聘资深专家顾问,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开展“知华信、爱华信”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在普学普考的基础上,引导大家从更高层次上领悟华信文化是爱党、爱国、爱企高度统一的文化。

传播载体上,创办《国学新视野》、《中华参考》、《华信新视野》、《博简中心》4种期刊,使之成为企业思想文化交流、战略安全研究、能源问题探讨的重要载体;在华信官网开辟“文化园地”、“培训学堂”、“员工风采”专栏,开展“每周一题”网上竞答,通过微信、微博随机推送“华信文化新视点”;组织开展企业文化有奖征文活动、企业文化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体育比赛等团队活动,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培训机制上,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教育传播工作体系与长效机制,制定《中国华信企业文化培训大纲》、《中国华信教育培训工作总体规划》以及《2013-2017年中国华信全员商学培训总体实施方案》,建立公司高管、中层干部、青年骨干、普通员工和新职工等5个层面的培训机制,促进企业文化入耳入脑、内化于心、见之于行。

知行合一言之必行的风范,展示华信文化的感召力

“所有进到华信的人,都要找到自身的价值,在这个平台里干,最大的价值是服务国家战略。”公司董事会主席叶简明一再强调:“华信意识是为国家服务的,是信用的代表,要把这个意识上升到最高的格局,我们才能一条心”。华信人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而且已经做成了许多忠心报国、善心为民的最具文化价值和感召力的大事。

1、坚持能源实业报国。秉持“服务国家、回报社会”的价值追求,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为己任,坚守战略定力,拓展海外能源经济合作。短短几年,公司就发展成为油气行业全球贸易商。目前,公司以阿布扎比、哈萨克斯坦、乍得为战略支点,每年从中东、中亚、非洲稳定为国家获取6000万吨油气权益。收购哈石油国际公司51%股权,占据罗马尼亚油气炼化输送战略节点,打通黑海、地中海区域十余个国家的油气终端。获得阿布扎比最大的已开发油气区块的4%权益,以及年1000万吨额外油气销售权益,每年增加1320万吨以上的原油进口。完成了乍得油气项目股权交割,进入西非油气上游储量丰富的轻质原油开发领域。公司首开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石油储备的先河,在海南、山东等地开工建设2300万立方的油气储备基地,首期300多万立方的石油储备已经正式投入运营,仅此一项可为全国增加近3天石油供应。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先后在沿线国家设立4个海外总部,收购捷克J&T金融集团50%股份,成为第一家控股欧洲银行的中国企业。通过增资J&T金融集团,进一步推进贷款换石油业务,开展国际投行与投资,获取高端装备制造、品牌运营和管理技术,或引进国内,或携手国企“走出去”,推动国内国际市场联动,助力国内产业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中央大力推行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主动携手央企国企“走出去”。与中铁协力打通中哈两国第一条天然气铁路运输线。加强与欧亚门户——格鲁吉亚的战略性合作,入股其主权基金,共同设立国家建设基金与开发银行,设立“丝绸之路共同市场区”,大力发展区域商品贸易、出口加工、高新技术合作、仓储物流和跨境金融一体化,实现双多边商品、货物、资金、技术的自由流动与协作,带动人民币“走出去”与国际产能合作。成功创立“一带一路”沿线复制模式,为全线实施提供了有益探索。

2、助力可持续发展。公司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积极倡导和遵守《联合国全球契约》提出的10项原则,全资设立的香港中华能源基金会被联合国批准为特别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设有10 余个分支机构,聘请了10多个国家前政府首脑和100多名政要担任委员会成员。高度关注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对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大力开展循环经济、能源变革、城市转型等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的学术和政策研究。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开展战略合作,连续5年每年为其奖学金计划提供100万美元资助。设立100万美元的“UN—CEFC能源可持续发展资助大奖”,成为联合国成立70年来第一个中国民营企业参与和单项金额最高的全球能源大奖。资助研发便携式太阳能供电系统,每年为非洲地区超过1000个产房或诊所数百万产妇顺利分娩提供了能源保障。推动中东及北非地区的太阳能电动渡轮计划,以缓解当地交通能源短缺问题的困扰,减少交通运输带来的环境污染。先后在北京、上海、江苏、香港等地成立5个国际能源研发中心,上报重要报告300多份。同有关部门成立联合基金,投入多项能源环保技术研究并获重大突破。公司旗下华信国惠拥有AR增强现实技术,内含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AO干法脱硫脱硝协同技术”和“SL‐STPTM 污泥能源化处理技术”两大环保技术及由此派生的新能源项目。旗下的上海玻钢院以及与广州风电企业的合作,在风能、太阳能、核能和生物能等方面布局全球领先企业,在安全核能方面,与中广核、捷克核电领域领头羊SKODA Praha及捷克电力工业联盟建立战略合作。同时,加强新能源并网技术和储能、微网技术研发和“互联网+”智慧能源建设,抢占能源科技竞争制高点。

3、推动中西文化融合。公司董事会主席叶简明说:“慈善不光是捐钱捐物,改变人的思想,也是一种慈善。打破全球各民族文化鸿沟,服务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也是实实在在的公益。”

(1)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已连续4年在联合国总部举办“中国故事论坛”,为各成员国及相关机构、国际组织、民间团体的代表介绍来自中国的最新消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政府决策、社会发展、市场动态、文化创新、环境保护,促进双边或多边的交流与合作。

(2)推进世界文明对话。公司秉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展不同文明的互动和交流,探寻人类共同伦理。先后10次举办“中美高端对话”,组织中美两国各方面“智库”著名专家学者,广泛探讨中美大国共同关心议题。举办了四届的世界文明论坛,以联合国倡导的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以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交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目的的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联合国创设“书法小联合国”,鼓励联合国官员子女学习中国书法,已发展了2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会员。在中美多个城市举办了“周斌教授中国书法艺术全球巡展”等文化活动。公司全资设立的中国文化院,还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文化促进会、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等签署《“8+1”文化工作联盟合作发展协议》,共同促进中华文化发展。先后举办了3届中华国学论坛、5期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活动、3届“中华文化发展方略——两岸文化沙龙”和首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海内外众多著名专家学者参会,深化了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4)积极推广中医、茶文化。出资一千万欧元在捷克建设的集诊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中国-捷克中医中心,当地预约患者已达半年以上。在中英两国分别举办了3届的中医养生论坛和茶文化高峰论坛,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

4、搭建中外企业合作平台。作为较早“走出去”的中国民营企业,中国华信利用深厚的国际政治和经济资源,开展民间公共外交,为“走出去、引进来”构筑互信和合作平台。公司先后在上海主办了“中捷建交65周年——新的合作机遇”中捷企业家座谈会、捷克总统泽曼两次与中国企业家见面会、捷克总理率团参加的捷中商业论坛、格鲁吉亚第一副总理率团参加的中格企业经贸合作投资论坛。公司作为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永久合作伙伴,先后3年主办了主宾国“捷克主题日”、“意大利主题日”和“荷兰主题日”活动,为数百家中外企业合作搭建桥梁;连续4年作为捷克“中国投资论坛”首席合作伙伴,为数千家中国与中东欧16个国家的企业提供了合作机会,成为助推“一带一路”和“16+1”最重要的合作平台。公司从2016年成为在厦门市举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全程合作伙伴,主办了以“一带一路”为主题 “意大利主宾国”活动,资助编写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经商环境报告(巴基斯坦篇)》,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建议和参考。

5、创新社会公益慈善。中国华信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还设立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和北京兴华公益基金会,积极投身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

(1)支持教育。2012 年 7月,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在支援西部建设的大背景下创立公益品牌:“萤光支教”乡村教师培训项目,以上海优势教育资源,帮助甘肃58个贫困县培训乡村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软硬件。迄今已为甘肃、云南培训了一万八千多名乡村教师,受益师生超过百万,被权威媒体称为“规模最大、最系统的西部乡村教师培训项目”。2017年3月7日,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向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捐赠1420万元人民币,用于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3月16日,兴华公益基金会为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建设与发展基金项目捐赠了500万元人民币,用于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

(2)赞助拍摄抗战纪实史诗《筑成我们新的长城》。2015年9月,中国华信赞助公益演出及电视片制作。兴华基金会独家赞助850万元支持本次公益演出和拍摄制作。拍摄制作的影片及图文藏册已无偿赠送网络媒体、高等院校、纪念馆、华侨机构、孔子学院等。2015年12月4日,在上海协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邀请党政军民数十位人士与会。

(3)救灾援建。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还通过参与全国范围内大型紧急救灾行动,诠释了中国华信公益文化中的“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2013 年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后援建捐赠 500 万元;2013 年为甘肃定西地震灾后重建捐赠300 万元;2014 年为海南台风灾后重建捐赠 500万元;2014 年为云南鲁甸地震灾后重建捐赠 300 万元;2016年为湖北荆门洪涝灾害捐赠100万元。

(4)慈善捐助。2013年至今,公司每年出资 300 万元作为上海市“蓝天下的至爱”全程唯一合作伙伴,积极参与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组织开展的“温暖送三岛”、“上海市慈善论坛”“慈善进高校”等公益活动。2014年11月25日,中国华信与国家外交部扶贫办签订扶贫捐赠合作协议,捐赠大额扶贫款用於云南省金平县者米拉祜族自治乡下纳迷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自2014年9月7日至今,连续三次爱心赞助全国和世界残疾人运动会。2016年9月,兴华公益基金会在云南省云县后箐乡忙弄村精准扶贫点捐助200万元帮助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北京华信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孙茂芳志愿服务队,先后开展公益助残、捐赠衣物图书等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体涉及学生、残障人士等,2016年6月获评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公司在公益慈善、弘扬传统文化事业等方面投入资金累计10亿多元,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10大慈善企业”。

6、打造和谐企业。作为集体制民营企业,华信股权不分,属于华信集体,最终属于国家和社会;华信是一个异姓和谐大家族,从叶简明董事长到所有高管,无一亲属入职华信;在华信,视偷税漏税为与服务国家宗旨背道而驰的可耻行径,视环保治企为更广泛意义上的、可持续的慈善行为。连续5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关系和谐职工满意企事业单位”。

以创新机制、推动发展的成果,彰显华信文化的生命力

公司始终秉持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乘文化动力扬帆、借文化之力塑形、聚文化合力创效,彰显出华信文化的生命力,为打造永续经营的标志性企业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1、实现快速发展。公司从创立到2013年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仅用了11年时间,此后连续3年蝉联这一榜单且名次攀升了120位,上升幅度居500强第四位。近几年来,公司年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5%。2015年,全年营收超2631亿元人民币,名列全球能源企业第34位,是中国能源企业10强中唯一的民营企业。旗下上海华信在上海市民营企业100强中排名第一。自2014年起,公司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十大领军企业”。

2、创新体制机制。公司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发展之路,建立了独具特色的集体制民营企业创新经营模式,通过商人经济、儒家思想、军事化制度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打造有组织的共同经济体。这一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股权分配这一核心问题,华信近几年来的发展也充分证明这种模式是可行有效的,是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华信在“力起善达”理念引导下,创立了董事会领导下三级会议和三级法人体制;实施“一企两制”分配方式,在企业股权不分的同时,对做出贡献的高管,鼓励其成为企业战略投资者或卫星公司的股东,获取合作公司股权收益;对员工实施“大集体、小核算”的考核机制进行奖励, 2012年以来人均收入每年同比递增15%,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华信的企业文化建设,在体制和机制上实现了文化与制度、战略与资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高度匹配、紧密结合。

3、聚集优秀人才。中国华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倡导“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得人才者得天下”理念,确立“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培育英才、德才兼备”人才观,创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个性的人才环境,把华信共同经济体作为吸引人、培养人、成就人的基地。华信的人本文化聚各类人才于公司旗下,使企业内部充满活力、人才辈出。目前,公司核心领导层董事会平均年龄40岁;35岁以下青年占员工总数80%,其中90%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华信工作的领导和员工普遍感到生活上能得到关心、工作上能得到锻炼、待遇上能逐步改善,在华信企业文化的感召和影响下,油然而生对华信的使命感、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为华信的伟大事业汇聚起磅礴人才力量。

4、优化品牌形象。中国华信始终把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战略发展和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中,为民族、国家、社会提供诚信和负责任的产品与服务,华信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近几年来,中国华信着眼“大文化、大商圈、大数据”这一时代背景,加快实施战略转型,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品牌,有步骤的构建中国华信品牌文化战略体系:一是紧随国家战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品牌;二是传承华夏文化,打造传播时代能量的文化品牌;三是创新用人之道,形成提升员工价值的人才品牌;四是拓展公共外交,铸造推动企业发展的外交品牌;五是发挥党群功能,建立凝聚关爱人心的暖心品牌。公司每年获得数十项国家级以上品牌荣誉,品牌价值攀升到了568亿元人民币。

5、增强企业凝聚力。华信企业与员工不仅是“显契约”关系,企业文化的建设,更在公司和员工之间构筑起心灵的“隐契约”,从而打造人的华信、家的华信。每年召开工会专题工作会议,通过公正利益代表制度、爱企联席会议制度、学习理论研究机制、晋升民主评议制度等机制,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构筑和谐发展环境,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华信文化融个人、企业、社会、国家于一体,以民族脊梁的铮铮傲骨和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主动担当起为国为民、聚力行善的发展责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企业化,是华信企业的中国梦。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

本会新闻|中外企业文化峰会|学术论坛与班组论坛|民营文化论坛|传媒与品牌年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77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980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建设原创先锋

关闭
关闭